中国当代名医——牛犇

微信截图_20240627093958.png

微信图片_20250331144019.jpg

个人简历

牛犇 :男,1973年生于甘肃甘谷县,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(自考),云南西山区子羽堂中医诊所创始人。幼承祖训,5岁启蒙于祖父几本医书,嬉玩药房,闻中药味兴奋,常拿中药花草根茎,嚼味以识其性;外祖家多代道医,以符咒推拿为人医病。母常替村里婴幼儿推拿艾灸疗疾,不取分文。耳濡目染,背诵药性汤头,课后闲余,强记经络穴位,初中便可简单替同学诊疗小疾。幼时三五成群,月下舞棍打拳,渐长夜深人静,盘坐吐纳呼吸。然92年高中毕业,无钱再读大学,偕同学南下广东打工,边工边自考中医。机缘巧合,得李可老中医指导学习,后遇贵州苗族陈医师,与其游医游学粤闽赣黔桂。后复在江西宜春遇一六代医者,唐氏老医为师,学习民间推拿接骨,识南派草药。

2000年在当地开馆接诊,为民解忧,期间曾在宜春三院短期做针灸师,2007年因母查得宫颈癌返老家甘肃天水,挂祖牌“扶正堂”悬壶桑梓,兼自医母病。2009年考取助理中医师,边行诊边寻师学艺,强大自己,也因试药试方中毒,差点追随医圣仲景。2015年取得执业中医师资格证,2016年送小儿天津上军校,被同学邀留津沽行医,先在河北丹青医院,后转北辰万达门诊部,多点执业河西磁烁堂,河东宫前医院等其余4家医院及门诊部,口碑甚好,颇得病人认可。2022年因疫情影响,为解夫妻分居两地之苦,遂来云南昆明开“子羽堂”中医馆(因祖上“扶正堂”被人抢注,只能退其次)。

行医30余年,常不忘祖训,遵师训,以民为先,不辞辛劳,上门延诊,不以贫富论,皆如至亲,尽心医治,多次舍药义诊,随“善医行”,甘肃《中医杂谈》多地义诊。竭诚诊治,不敢大意,同时以病人为师,学以致用,实践检验理论。诊疗辨证施治,善用经方,处方灵活多变,或汤药独处,或针药结合,或针推结合,拔罐刮痧,放血刺络,穴位敷贴,中药外敷,内外兼之,不一而足。黑龙江双城区77岁翁,双下肢静脉曲张血栓形成,行动艰难,某省医院要求加泵,费用30余万,经其外甥媳介绍来我处,针药结合加上刺络放血,不到俩月,行动自如,高兴回东北;64岁老妪大腿蛇串疮,某公立医院治疗月余不见好转,疼痛难忍,邻居介绍来我处,银针围刺,拔罐放血,内服中药解毒排瘀通络,20余日恢复,未有后遗症。类证太多,不一而足。用药简廉,行针少精,常有起效甚捷,痛少力宏,深得病人喜欢,口口相传,常医一人好,一家族,一村落来诊,口碑甚丰。

今移地昆明行诊,初来乍到,任重道远,尚需努力,但传承中医之志,悬壶济世之心不变。学无止境,仍要不断学习。相信薪火相传,中医得以发扬,民体得以安康,复兴中华之梦可圆矣!

承蒙患者推荐,记者溯源,央视《发现之旅》之《大国品牌故事》栏目组专题报道后,其事迹先后被国内各大媒体竞相报道,也收录于《影响力品牌》,《铸梦新时代》,《中国科学家年鉴》等刊物后,更觉任重道远,诚惶诚恐。作为中医人,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扬中医文化,竭尽全力为患者尽力解除病痛,同时宣传传统中医文化,做一个合格的中医人,为国家建设发展增砖添瓦。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